河南南美白對蝦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1-10-22

南美白對蝦早期偷死是指從放苗到蝦苗上箏之前這個階段出現的偷死現象。大概是養(yǎng)殖20天左右。此階段疾病發(fā)生過程如下:先是藻類開始生長旺盛,水色開始變濃、變青;pH開始升高,蝦苗出現身體白濁現象,嚴重的話出現抽筋,如果處理不好,很快蝦苗就會出現偷死。有些不經歷水色和pH變化,只是出現蝦苗游水現象,(此時很多養(yǎng)殖戶判定蝦苗不夠吃)過幾天就會出現蝦苗偷死現象。有些什么征兆都沒有,(其實沒有仔細觀察而已)只是下雨或天氣變化之后就會出現蝦苗偷死情況。筆者綜合比較認為南美白對蝦早期偷死的原因是:池塘底部蓄積有毒物質,使得南美白對蝦早期養(yǎng)殖應激較大,蝦苗容易產生應激,如身體白濁、游水等。而長期應激的結果則是南美白對蝦生長緩慢、厭食、mian疫力下降、容易感ran弧菌,容易腸胃炎,終偷死。其實池塘底部在蓄積有毒物質的同時,也很容易滋生弧菌等有害病原菌,當mian疫力下降的蝦苗遇到弧菌等病原菌時疾病爆發(fā)不可避免。在南美白對蝦的育苗過程中,育苗設施設備和生產用水的消毒是極為關鍵的一環(huán)。河南南美白對蝦

營養(yǎng)性游塘 剖析與診斷:由于水體餌料缺乏或投料不夠而導致對蝦攝食量不足。饑餓引起的游塘,主要出現在養(yǎng)殖前期或中后期。 養(yǎng)殖前期蝦苗較小,不能攝食顆粒較大的配合飼料,基本以水中浮游生物為主。尤其在養(yǎng)殖密度大的池塘,餌料生物不能滿足對蝦的攝食需要。 養(yǎng)殖中后期,養(yǎng)殖者往往對對蝦存塘量和投餌量估算偏差較大,致使餌料投放不足,不能滿足對蝦的正常攝食和生長需求,導致對蝦因饑餓而游塘。 診斷方法:這類游塘現象具有明顯的群游性,沿池邊繞池環(huán)游。檢查對蝦腸內食物缺乏,機體沒有出現病變,當池邊投些餌料,即有許多蝦停下進行攝食。 (1)放苗**天左右,用活肥或者肥水旺肥水,保證蝦苗下塘時有充足的基礎餌料 (2)蝦苗下池后,如密度較大,還應適當投喂高級餌料﹙如蝦片、BP等﹚,經過一周蝦苗適應以后,以投喂破碎料小料為主,這時宜帶水全池潑灑,保證蝦苗能得到充足的餌料。 養(yǎng)殖過程中應根據對蝦的個體大小、天氣變化的情況、水質和底質的條件、對蝦的健康狀況、生理情況、對蝦實際攝食量等因素進行靈活調整,做到科學、合理投餌。 (3)當出現饑餓游塘,應增加投餌量,并在飼料中添加高穩(wěn)維西和黃金多糖,并適量換水。安徽冷凍南美白對蝦價格行情南美白對蝦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不能在體內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須由飼料提供。

養(yǎng)殖存在的問題 蝦發(fā)病嚴重,且持續(xù)時間長,損失巨大。對蝦養(yǎng)殖木來就是高風險、高投入、gao收益產業(yè),高風險主要是養(yǎng)殖的對蝦容易發(fā)病,而一旦發(fā)病也很難治好。近年來的蝦病許多都出現在放苗早期,患上蝦苗早期綜合征,在放苗后一個月左右則排塘,這種現象很普遍。在養(yǎng)殖過程也經常發(fā)病,許多蝦農都感到蝦病很難治yu,索性都不治了,重新養(yǎng)殖。連年的蝦病,許多蝦農損失巨大。 種質退化。中國南美白對蝦養(yǎng)殖己有二十余年歷史,種質卜降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加上中國蝦苗場的育苗繁殖工作缺乏規(guī)范,蝦苗場競爭非常激烈,有的為了生存和逐利,不得不用劣質餌料育苗,也會影響蝦苗質量。至于進口親蝦育出的所謂一代苗存在的問題也很多,首先進口的親蝦是否是從來未育過苗的親蝦,如果進口的親蝦已經育過苗,當然就不是真正的一代苗;其次是市場出售的所謂一代苗,價格差異極大,存在出售偽劣蝦苗、欺騙蝦農的現象,這些都會影響?zhàn)B殖效果。

穩(wěn)定池塘pH 池塘底部過多有機物(殘餌或動植物尸體)在兼性厭氧菌和好氧細菌的共同作用下,易生成各種有機酸或者無機酸,而酸化的池底環(huán)境若超出蝦類的耐受范圍,蝦的鰓組織和皮膚會造成傷害,形成窒息。 1. 若發(fā)現池塘pH降低偏酸,可以使用粵海301(過氧化鈣),用量1公斤/畝.米,全池潑灑,遇水釋放活性氧和氫氧化鈣,穩(wěn)定pH,澄清水質。 2. 平衡藻相,過冬前2個月,使用調水肥水產品平衡有益藻相,以達到穩(wěn)定pH的目的。 反底濁水的應對措施 冬季由于環(huán)境因素,溫度驟變、底質差、藻相不穩(wěn)而引起反底,池塘水變濁,亞鹽和硫化氫的有害物質超標,蝦呼吸困難,mian疫力下降,易造成死亡。 育苗場地應選擇風浪小、海水清新、遠離工業(yè)及生活污染的地區(qū),水質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親蝦的選擇、培育、促熟與幼體生產 要選擇個體大、月齡足、無病癥、手感結實、體表光潔、體色鮮艷及無損傷的南美白對蝦作為親蝦。南美白對蝦親蝦月齡要達到10個月,雌蝦體質量要大于40克,雄蝦體質量要大于30克。雄蝦精莢乳白色、無黑化。 親蝦培育放養(yǎng)密度為20~30尾/平方米,為提高人工條件下的交配率,雌、雄親蝦的比例為(1.0:1.0)~(1.0:1.5)。南美白對蝦親蝦培育的水溫保持在22.0~25.0℃,鹽度25~32‰,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光照在500~1500勒克斯為宜。親蝦培育的餌料以人工配合餌料為主,蛋白質含量應在35%以上,日投喂量占親蝦體質量的5%左右,每日投喂4次。 親蝦促熟的培育密度為10~15尾/平方米,培育池水深50~60厘米,鹽度穩(wěn)定在30‰左右,促熟水溫保持在26.0~28.0℃。親蝦促熟期間要強化營養(yǎng),一般以沙蠶、牡蠣等鮮活餌料為主進行投喂,每日投喂三四次,日投餌量為親蝦體質量的15%左右。在促熟階段,可以采用“鑷燙法”來摘除雌蝦的單側眼柄進行促熟,親蝦切除眼柄后2天內不換水,以后每日換水一兩次,每日換水量為80%左右。在南美白對蝦的人工育苗過程中,一定要格外注重蝦苗疾病的防治,這也是當前人工育苗技術中的難點問題之一。云南本地南美白對蝦報價

當水中的pH低于7時,就要換水或者施放生石灰了,否則會影響蝦的生長,甚至造成蝦的死亡。河南南美白對蝦

傳統的依潮差納排水養(yǎng)殖模式 依潮差納排水養(yǎng)殖模式是早的對蝦養(yǎng)殖的方式之一,我國目前許多歷史較久的養(yǎng)殖場仍以這種方式進行生產。該模式明顯的特點為蝦類養(yǎng)殖池建于自然海域的高潮線以下,蝦池主要依自然海域的潮差變化、以池水與海平面間的水位差進行納水和排水。在早期,該類養(yǎng)殖模式主要以粗放式養(yǎng)殖為主,依靠納海區(qū)天然蝦苗或少量放養(yǎng)人工蝦苗,蝦池的面積大(50畝以上)、池水淺(0.5~1米)、產量低(750千克/公頃以下)。近年來,我國南方的絕大多數地區(qū)已對早期的依潮差納排水蝦類養(yǎng)殖池進行了改造,其單池面積大為縮小,一般只有5~15畝,有的還配備少量增氧機等設施。經過如此改造后,依潮差納排水養(yǎng)殖模式的養(yǎng)殖產量也有較大的提高,高者可達750千克/畝。由于依潮差納排水養(yǎng)殖池的池底均位于海平面以下,在每茬養(yǎng)殖結束后無法將池水排干,難以進行曬池和清塘處理,長時間養(yǎng)殖必然導致養(yǎng)殖蝦池老化、底泥污物淤積、病原生物種類與數量增加,使蝦池養(yǎng)殖環(huán)境惡化。河南南美白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