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肌肉拉傷的應對與恢復
肌肉拉傷是運動中最常見的軟組織損傷之一,由肌肉纖維過度拉伸或突然收縮導致,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以下是關鍵應對與恢復方法:
一、肌肉拉傷的常見原因
熱身不足、肌肉疲勞、動作不當、柔韌性或力量不足、環(huán)境因素(如低溫或濕滑地面)。
二、急性期應對(受傷后48-72小時內):PRICE原則
1. 保護:停止運動,避免受力,使用護具固定。
2. 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可輕度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
3. 冰敷:每次15-20分鐘,每天3-4次,控制腫脹和疼痛。
4. 加壓包扎:彈性繃帶包扎,松緊適度。
5. 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減輕腫脹
三、恢復期處理(受傷72小時后)
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物理診療(如超聲波或按摩),外用或口服藥物輔助。
四、康復訓練:分階段恢復
1. 早期(1-2周):等長收縮訓練和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
2. 中期(2-4周):動態(tài)拉伸和低強度力量訓練。
3. 后期(4周以上):增加負荷訓練和專項運動模擬。
五、就醫(yī)指征
若出現劇烈疼痛、腫脹嚴重、癥狀無緩解或可觸及凹陷,及時就醫(yī)檢查。
六、預防方法
充分熱身、加強肌肉力量與柔韌性訓練、避免過度疲勞、使用合適裝備、及時處理輕微不適。
總結
恢復需急性期控制炎癥和恢復期科學康復,輕度拉傷2-4周恢復,中度4-8周,重度可能需3個月以上,以降低復發(fā)風險。
廣州中興運動損傷專科醫(yī)院(簡稱中興醫(yī)院)是廣東省二級??漆t(yī)院,中興醫(yī)院在繼承牛氏中醫(yī)正骨療法的基礎上,貫徹“整合醫(yī)療”理念,構建了傳統(tǒng)中醫(yī)正骨、現代骨科診療、運動功能評估與康復有機融合的三大技術體系,能為就診患者提供集預防、評估、診療、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醫(yī)院年均接診量十多萬人次,服務范圍輻射粵港澳乃至全國。